-
南開大學黃毅教授《AFM》:智能開關可切換吸波材料
吸波材料可通過吸收輻射到材料表面的電磁波,降低目標的電磁特征信號,從而提升武器裝備的戰場生存能力,是目前軍事裝備技術領域的重點發展方向。然而,現有吸波材料大多屬于“被動式”,即材料被制備出來后,其工作頻段、吸收帶寬等各種參數均隨之固定。而戰場環境和武器裝備的使用場景是復雜多變的,僅僅依靠一成不變的“被動式”吸波材料難以實現重要的戰略/戰術目標。相比之下,具有隱身性能動態可控,吸波/透波效果可隨使用場景智能變化的主動吸波材料,越來越顯示出應用價值,也是未來隱身材料領域的發展前沿。 南開大學黃毅教授…
-
木質纖維素/石墨烯氣凝膠調節動態壓阻響應的軟水凝膠觸覺傳感器
作為壓力傳感器的彈性聚離子水凝膠 (EPIH) 需要進行微觀結構修改或微圖案化,以提高平行板傳感配置的靈敏度。最近,浙江農業大學團隊設計了一種新型的木質纖維素/EPIH 復合微結構,其具有三個獨特的特征,包括聚離子鏈的松散、復雜多孔通道的引入和系統壓縮模量的降低,以提高壓阻靈敏度。 這種木質纖維素/EPIH 顯示出分層多孔網絡,涉及木質纖維素中更大、更硬的孔(阻礙聚陰離子鏈的過度纏繞)和聚陰離子中更小、更軟的孔,導致高壓縮率(80% 應變)和高能量耗散率(65%) ,以及低于 40% 應變的低楊…
-
三維氮摻雜石墨烯氣凝膠,用于下一代軟機器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Kai Xiang等研究人員在《J Mater Sci: Mater Electron》期刊發表名為“The highly stable air-working electro-active ionic polymer actuator based on nitrogen-doped graphene aerogel flexible electrode”的論文,研究使用摻氮石墨烯氣凝膠(3D N-GA)制備了新型電活性聚合物 (EAP) 致動器。此外,通過改變原料配比,獲得了一…
-
超靈敏壓力/彎曲傳感器雙向冷凍軟而彈性層狀的石墨烯氣凝膠
為了通過減弱抗壓強度同時保持彈性來提高石墨烯氣凝膠基壓阻傳感器的靈敏度,北京化工大學李曉鋒副教授/于中振教授團隊通過雙向冷凍氧化石墨烯的水懸浮液,制備具有高彈性和令人滿意的電導網絡的輕質層狀石墨烯氣凝膠(LGA)。少量有機溶劑的存在,然后進行凍干和熱退火。由于 LGA 的層狀結構,其沿垂直于層狀表面的方向的壓縮強度遠低于具有相似表觀密度的各向同性和單向排列的石墨烯氣凝膠的壓縮強度,從而導致基于 LGA 的超靈敏壓阻傳感器具有高-3.69 kPa-1 的靈敏度和 0.15 Pa 的低檢測限。 基于…
-
ACS Nano:界面電化學自組裝多維 Ti3C2Tx MXene 架構及水-氣凝膠應用
構建具有不同結構維度的宏觀尺度功能架構的有效途徑是二維 (2D) MXene 研究領域的關鍵挑戰之一。不幸的是,與其他機械兼容的二維材料(如石墨烯)相比,在沒有粘合劑的情況下組裝 MXene 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因為它具有先天的脆性和相對較弱的片間范德華接觸。 最近,韓國科學技術院Joonwon Lim, 和 Sang Ouk Kim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用于功能性多維 MXene 結構的純 Ti3C2Tx MXenes 的電化學自組裝,由金屬模板表面的逐層自發界面還原和隨后的去功能化有效驅動。在這…
-
山東大學開發一種用于海水提鈾的高效石墨烯氣凝膠吸附材料
近日,山東大學環境學院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High-Capacity Amidoxime-Functionalized β-Cyclodextrin/Graphene Aerogel for Selective Uranium Capture”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報道了一種用于海水提鈾的高效石墨烯氣凝膠吸附材料。山東大學為該論文第一完成單位,王志寧教授為通訊作者,環境學院2018級博士生李楠為第一作者。 隨著核工業的不斷發展…
-
新方法讓3D打印石墨烯氣凝膠打造出能反復使用的水過濾器
據外媒報道,布法羅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3D打印石墨烯氣凝膠的新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用作水過濾器。該團隊表示,這種技術有助于讓石墨烯氣凝膠具備足夠的可擴展性和穩定性從而達到可以反復使用的目的。 雖然所有這些都是石墨烯以前做過的–被3D打印出來、被制成氣凝膠、還被用作水過濾器,但研究小組表示,這是第一次三者同時實現。 為了實現制合一目標,研究人員為3D打印機創造出了一種新型的石墨烯墨水。他們添加了兩種聚合物使其具有合適的稠度–聚多巴胺和小牛血清白蛋白–然…
-
“類貝殼”石墨烯氣凝膠:極高垂直熱導率的熱界面復合材料
隨著電子器件設備的微型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發展,其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也越來越多。如何有效散熱以提高電子設備的性能、使用壽命和安全性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熱界面復合材料能夠置于電子設備和散熱器之間,減少二者間熱阻,從而實現高效傳熱。近年來,以高分子為基體的熱界面材料正獲得廣泛的關注和使用。 3D Lamellar?Structured Graphene Aerogels for Thermal Interface Composites with High Through?Plane The…
-
哈工大潘昀路教授團隊:可在人類汗液中檢測的柔性可再生石墨烯生物傳感器
石墨烯由于其優異的電學性能和對分子敏感的特性被廣泛應用于生化傳感器中。石墨烯生物傳感器在個人健康,醫療檢測設備,可穿戴和植入式檢測器件等應用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然而,由于目標分子所處的檢測環境復雜,大量非目標分子對傳感信號的干擾,實現石墨烯生物傳感器在人體真實體液中的原位傳感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哈爾濱工業大學潘昀路教授課題組近日在《Adv. Funct. Mater.》上發表題為“A Flexible and Regenerative AptamericGraphene-Naf…
-
石墨烯納米帶再登《Science》!劍指石墨烯電路
近年來,原子級精確控制的石墨烯納米帶(GNR)因其具有特殊的電子結構、磁性邊緣狀態和載流子傳輸特性而備受關注。無論是探究合成方法還是物理特性,相關研究成果屢屢發表在《Science》、《Nature》上,成為當前炙手可熱的納米材料。 2020年6月25日,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A.-P. Li教授和德國埃朗根-紐倫堡大學K. Amsharov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可以直接在半導體金屬氧化物表面上合成原子級精確GNR的新方法。該方法通過退火處理,實現了在金紅石TiO2 (011)-(2×1)表面上預先設…